当前位置: 主页 > 即墨新闻 >

田横镇:小小豆面灯 悠悠岛里情

时间:2018-03-03点击:
“面灯”就是黄豆面做成的工艺品灯台,在东部沿海地区,正月十五点面灯已经传承百年,形成一种特有的民俗。每年正月十四,杨哥庄村村民都会将精心制作的豆面灯,送到祠堂祭祀,正月十五当天点亮面灯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平安幸福。

      农历正月十三,沐浴着早春的暖阳,记者来到田横镇杨哥庄村张彩凤的家里,她正和两位邻居盘坐炕上为豆面灯上色,只见她饱蘸青色颜料,笔尖如蜻蜓点水般舞动,转眼间,祥龙造型的豆面灯立刻鲜活起来。 身披彩衣的凤凰、憨态可掬的大象,活灵活现的金狗……炕上炕下摆满了栩栩如生的豆面灯。张彩凤今年64岁,她的手艺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,她做的豆面灯造型精巧,颜色鲜艳,不少邻村的村民都前来“订货”。

 

豆面灯虽小,制造过程却十分繁复,和面、捏制、晾晒、上色、装饰……一盏大象造型的面灯,光捏制就需要5个多小时。制作过程更是极为讲究,豆面灯是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,要精选上年新收获的黄豆,做灯前先用食用油掺和豆面揉成面团,加油后的豆面很有筋力,灯碗能够做到十分精细。捏制造型是关键,全凭经验和灵性,最能体现制作者创意和巧思,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,象征富贵有余的金鱼……飞禽走兽、花卉瓜果等造型多达五六十种。作为傍海而生的岛里人家,螃蟹、大虾、八带、比管鱼、扇贝等当地特色海鲜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。

捏制过程对温度的要求严格,揉好豆面极易发硬皴裂,要不时放到炕头,盖上棉被捂一捂,让面团柔软,再进行捏制。从正月十四开始,这些面灯就要送到祠堂,摆上贡桌,灯碗里倒入豆油,插上灯芯,正月十五点燃面灯,族人欢聚,燃放鞭炮进行庆祝和祭祀。

以前,制造豆面灯是杨哥庄村妇女们一项必备的技能,谁家面灯做得好,会获得邻里乡亲的交口称赞。如今,村里会做豆面灯的人越来越少。一盏豆面灯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,成为铭刻于心的民俗记忆,承载割舍不断的悠悠乡愁。 (高文莉 冯健伟摄影报道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